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實施方案出臺
2022-01-17
來自:中國交通報
加快構建雙城經濟圈發展新格局、合力建設現代基礎設施網絡、聯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日前,四川省、重慶市聯合印發《重慶四川兩省市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聯合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細化了10個方面47項具體任務,并逐一明確了兩省市責任單位。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交通先行。近年來,川渝兩地以交通重點項目為抓手,高位推進、系統謀劃,內通外聯的交通基礎設施“一張網”越織越密,西部陸海新通道和長江經濟帶物流樞紐提質升級,全面推動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速。
2021年1月1日,同一時間、不同地點,重慶與成都開出兩趟中歐班列,它們共同使用了“中歐班列(成渝)”這一稱謂。這是全國首個兩地合作開行的中歐班列,2021年中歐班列(成渝)開行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實施方案》明確,川渝兩地將協調國際航空物流和長江航運、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和跨境公路運輸,提升公鐵水空聯運組織效率和運輸服務一體化水平;整合成渝地區航空、航運、鐵路等資源,加快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提升完善重慶、成都國家物流樞紐功能,共建國際貨運中心,推動全貨運航空公司在成渝地區設立基地。
川渝兩地還將推動重慶成都雙核引領相向發展。推動重慶打造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推動成都打造區域經濟中心和國際門戶樞紐;做強成渝發展主軸,沿成渝北線、中線和南線綜合運輸通道,推動成渝主軸節點城市融合發展,打造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脊梁”。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貨運和客運需求不斷增長,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根據《實施方案》,川渝兩地將提升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服務保障能力,實現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兩場一體”運營,打造國際航空樞紐;推進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擴能改造,規劃研究重慶新機場建設;規劃建設樂山、遂寧、廣安等支線機場,進一步擴大航空服務覆蓋面,織密國際航線網絡,提高與全球主要城市通達性,強化城市群機場協同運營。
航運方面,川渝兩地將推動長江上游航運樞紐建設,提升長江干線航道通航能力,推動三峽水運新通道工程建設;實施長江宜賓至重慶段、朝天門至涪陵段航道整治工程;推進嘉陵江、岷江、烏江等高等級航道建設;依托果園港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推動組建長江上游港口聯盟,打造要素集聚、功能完善的港航服務體系。
共建“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也是重點工作之一。川渝兩地將加快建設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和成都至蘭州、成都至西寧等項目;開工建設成渝中線、成都至達州至萬州、重慶至西安等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加快建設重慶中心城區連接主城新區、中心城區至廣安等市域(郊)鐵路,基本建成中心城市間、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間“1小時交通圈”和通勤圈。
2022年1月4日,一個運載著硫化堿、硫化鉀等貨物的車隊,駛入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進行卸貨裝箱流程。這些貨物來自四川南風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從2021年起,該公司每天都會通過公路將貨物從四川眉山運到重慶,再由西部陸海新通道轉運至東南亞。 《實施方案》提出,川渝兩地共建對外開放大通道,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全面提升與東盟地區互聯互通水平;加密開行四川、重慶至北部灣出海口鐵海聯運班列,加快融入中國—中南半島等南向國際經濟走廊。
同時,川渝兩地將共建高層級對外開放平臺,以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為重點,創建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打造內陸開放門戶;按規定積極擴大鐵路、港口、機場以適當方式對外開放,建設內陸口岸高地。
根據《實施方案》,川渝兩地還將深化與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東部地區的交流協作,共建跨區域產業園區,共設無水港;加強與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群協作,共同推進長江黃金水道、沿江鐵路、成品油輸送管道等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加強與北部灣、滇中和黔中城市群協作,暢通出境出海通道,共建南向內陸開放經濟腹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