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廣東省交通運輸行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成立大會在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舉行。據悉,該聯盟是在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省總工會的指導下,由廣東省交通工會委員會發起,各成員單位共同組建,共聯盟16家工作室,涵蓋行業建設、管理、養護、運輸、科研、設計、教學等各個領域。聯盟的成立,為交通運輸系統勞模工匠、企事業單位之間提供了一個加強創新交流的平臺,為廣東省交通運輸產業抱團發展、協同發展、創新發展創造了更加良好的環境。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陳立中表示,多年來,學校為華南地區培養10多萬名交通建設人才。學校積極推進聯盟建設,其中胡紅玉老師主持的省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和周名偵老師主持的省交通運輸行業創新工作室位列聯盟中。今后學校將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盤活“政行校企”資源,全面深化交通行業信息報送、智力支持、人才服務、項目承接和溝通聯系,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進勞模工匠人才資源融通共享。
成立大會上,聯盟創始成員舉行了簽約儀式,廣東省交通工會為聯盟會員授牌,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五位專家頒發客座教授聘書。
聯盟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和理事,熊嘉逸當選理事長,羅宇飛當選秘書長。
聯盟理事長熊嘉逸介紹,聯盟建立以導師帶徒、產學交流、技術互助、技能競賽、崗位創新為抓手的“多位一體”人才培養機制,未來將會有組織地舉辦聯盟會員間的學習交流、技術互助活動,推動科研機構、普通高校、職業院校之間交流。
近年來,廣東省交通系統工會積極開展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充分發揮勞模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鼓勵激勵廣大職工在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強省建設中建功立業,營造了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形成了扎實的技能人才儲備,具備了一定規模的各級創新工作室,為組建聯盟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下一階段,聯盟將結合交通行業實際,發揮優勢作用,圍繞推進交通運輸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不斷完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機制,培育更多的“大國交通工匠”,促進建設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交通產業工人大軍,助推廣東省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