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五周年暨大數據應用高端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北京舉行。現場介紹,截至2022年7月17日,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共接入全國927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實時運行數據,今年底隨著新國標修訂完成,平臺大數據將全面升級。
聯盟理事長張相木表示,2017年7月18日,聯盟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及各成員單位的指導和支持下成立,五年來,聯盟始終秉承“數據服務行業”的理念,積極服務政府、行業和企業,現已發展成行業內的重要組織。同時這五年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五年,聯盟與產業同步發展,已經在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藍皮書、數字汽車大賽、開放實驗室以及行業咨詢服務等方向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未來,他對聯盟提出兩點要求,一是要不忘初心,高質量做好三位一體服務;二是要凝心聚力,搭建泛交通數字化生態。
聯盟執行理事長、中國工程院孫逢春院士在致辭中提到,聯盟成立以來,得到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等相關部委的指導,以及各聯盟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機制,在服務企業技術水平提升、車輛運行安全方面持續耕耘,得到了政府和行業的認可。接下來,聯盟要繼續秉持為行業服務的宗旨,聯合成員單位瞄準產品安全、續駛里程等行業痛點、難點做好技術支撐。
聯盟秘書長、電動車輛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震坡教授在會上回顧了聯盟五年來的工作成果及未來發展思路。他介紹,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建立五年來,共接入全國927萬輛新能源汽車,這些車輛以每30秒一次的頻率向國家平臺上傳運行數據。目前將近千萬輛的總體規模,每天有將近70%的車都在路上行駛,實時在線的車輛數大約在20-25%之間。現在月度的總行駛里程已經達到百億公里的規模,五年來總運行里程已經將近3000億公里。
王震破表示,未來,聯盟將繼續在深化產學研合作,拓寬行業咨詢,開拓國際交流合作,高效服務會員單位及開源大數據應用平臺等方向開展工作。
在大數據應用研討環節,各參會嘉賓積極發言,對聯盟既往的工作給予肯定,對聯盟未來在大數據挖掘應用、大數據融合與創新、大數據技術與標準的國際合作等方面給予了積極的建議。
今年底,隨著新國標修訂完成,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的大數據將全面升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執行秘書長李陽透露,新國標會增加一些項目,比如電池的數據、整個充電過程的數據,而且會把數據提到10秒的頻率。如此,第一可以更好地評估電池或者車的本體,第二企業之間能夠形成標準,有助于行業開展共性的應用。未來,國家平臺大數據應用將延伸到充電、維修、二手車、電池回收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