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印發《四川省汽車維修企業信用評價實施細則(試行)》
2022-08-17
來自:四川日報
汽車壞了,到哪里修價格實在、質量又放心?近日,交通運輸廳印發《四川省汽車維修企業信用評價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將通過多維度對汽車維修企業進行“打分”,且評價結果在網絡公開,類似于汽車維修行業的“大眾點評”。該《細則》將于9月1日起施行。
怎么評
多維度打分,消費者也是“考官”
根據《細則》,對汽車維修企業的信用評價以年度為單位,每年評一次,向社會公眾公布企業信用等級。汽車維修企業信用評價標準包括對汽車維修企業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經營管理、服務質量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綜合評價內容;評價實行扣分制,總分1000分,按得分情況評定為好、較好、一般、較差和差5個級別,分別用AA、A、B、C、D表示。
采用信用評價體系是四川對汽車維修企業監管的一種新嘗試。《細則》起草者、省交通運輸廳道路運輸管理局車維處負責人介紹,此前,交通運輸部門每年都會對汽車維修企業進行質量信譽考核,但主要側重于評價和規范企業的內部管理;而即將實行的信用評價,則更加綜合、公開。評價內容,從企業自身的管理規范拓展到了安全、環保、質量、服務等多個維度。打分的“考官”也從主管的交通運輸部門,延展到安監、環保、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以及消費者。
交通運輸部門在進行定期信用評價時,將綜合參考相關部門在一定周期內對汽車維修企業的信用評價,如果有處罰、違規等情況,必定影響得分值。消費者的評價也是重要參考值,分值最高的是服務質量,消費者對企業的評價、投訴等,都將折算成相應分值。
除了扣罰,也有獎勵。維修企業若獲表彰、成為試點或示范,將獲得不同分值的加分。
有啥用
向社會公開,為消費者提供參考
為何要在汽車維修行業推行信用評價?近幾年“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汽車維修企業的“準入”,從許可管理模式變為備案管理模式,傳統的“入口把關、加強檢查”行業監管模式效果逐漸“打折”,需要有新的監管模式。
汽車維修行業良莠不齊。目前,全省備案的汽車維修行業有2.6萬余家,其中,一、二類汽車整車維修企業及三類汽車綜合小修業戶等稍具規模的,不到1萬家。與此同時,市場正在萎縮——省交通運輸廳道路運輸管理局統計,2019年全省機動車維修量2662萬輛次,2021年這一數據僅為1625萬輛次。“多渠道的評價,實則是一種市場化的手段。”上述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促進這一行業的優勝劣汰。
評價體系的信息化也即將實現。6月以來,我省對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系統進行優化和完善,預計12月實現全省統一的維修結算清單,屆時,將實現對汽車維修企業信用評價的信息化收集,以及大數據分析和處理。依托該系統,交通主管部門可輕松掌握汽車維修企業一個信用周期內的信用情況,企業也可自行進行“減分項”的申訴或“加分項”的填報。
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在每一單消費后,都可進入該系統對汽車維修企業進行評價,就像“大眾點評”評分一樣,選取心目中對應的等級值,有表揚或投訴也可直接留言,這些評價將全部向公眾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