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懲戒為了更自覺守信江蘇交通運輸部門給失信企業“糾錯”機會
2022-10-21
來自:揚子晚報
近年來,隨著招投標領域信用手段的應用,以及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雙公示”信息歸集水平的提升,市場主體越來越關注和重視自身的信用狀況。包括交通運輸領域在內,眾多企業申請信用修復的意愿越來越強烈。江蘇交通建設、運輸兩大市場從業主體眾多,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依據有關信用管理制度,拿出實招,指導和幫助失信企業申請完成信用修復。
擔心以前的失信行為信息影響招投標 企業提出信用修復申請
9月30日,淮安市某貨物代理公司負責人尋求淮安市交通運輸局幫助,稱其公司今年1月份因車輛未按規定參加年度審驗,受到行政處罰,被認定為一般失信行為,并公示在“信用中國”網站。企業準備參加某項運輸業務的招投標,擔心失信記錄會對投標產生不利影響,于是申請信用修復。
淮安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立即調取了該失信行為認定、公示的相關材料,確認企業已經辦理了車輛審驗、履行了處罰義務、糾正了失信行為,當場指導企業填寫了《信用修復承諾書》《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表》,簽署同意修復的意見,指導企業在線提交了信用修復申請材料,企業以前的失信行為信息從“信用中國”網站撤除,順利參加了招投標活動。
記者從省交通運輸部門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通過“信用中國”網站,江蘇交通運輸部門審核修復完成1572件信用記錄,建設市場受理異議處理21件,完成信用修復1例,道路水路運輸市場認定修復道路運輸經營者318家、水路運輸經營者6家、道路運輸從業人員51名。
實行“兩書同達”,做好信用修復提醒服務
圍繞“服務好市場主體、優化營商環境”的目標,省交通運輸部門堅持以“兩完善、兩提升”逐步健全交通運輸領域失信企業信用修復工作機制。
一方面,省交通運輸部門完善信用修復管理制度,提升信用修復規范化水平。交通建設市場、運輸市場管理部門針對各自特點和實際操作需要,分別細化了信用修復相關工作要求,全省交通運輸行業積極開展信用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幫助企業申請信用修復,助力企業紓困解難。以蘇州市為例,今年以來該市交通運輸部門清理異常經營主體774家,助力153家企業完成信用修復。
同時,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做好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提醒服務工作,蘇州、連云港、淮安、揚州建立了信用修復告知機制,實行“兩書同達”,即在送達處罰決定書的同時送達信用修復告知書,方便市場主體完成自身失信狀況修復。
開發信用修復微信小程序, 打通“線上+線下”信用修復雙渠道
省交通運輸部門還完善了信用修復線上渠道,提升了信用修復工作質效。2021年,省交通運輸廳開發“網上司機之家”信用修復微信小程序、配套培訓課件、考核題庫,進一步打通“線上+線下”信用修復雙渠道,并首先在無錫市開展試點,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全省推廣應用。2022年,江蘇省交通運輸信用信息共享應用服務平臺(二期)上線試運行,信用修復線上渠道進一步完善。今年,淮安市盱眙縣還探索“線上零見面”信用修復,累計線上修復5家企業7條失信記錄;徐州市開展“信用修復e上行”便民行動,積極引導經營人和從業人員利用“網上司機之家”微信小程序實施信用修復;南京、常州、連云港、淮安、揚州、鎮江等市組織開展信用修復專題培訓,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業務水平。
失信懲戒不是目標,通過懲戒失信實現自覺守信才是最終目的。江蘇省交通運輸部門將進一步貼近市場主體需求,優化信用修復工作機制,更好地服務于市場主體,引導市場主體提高自身信用水平,營造誠實守信的交通運輸市場環境。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夢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