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國際發展合作署與商務部下達,福建省聯合國南南合作網示范基地承辦,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協辦的的發展中國家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培訓班在福建福州正式開班。
省創新研究院、省聯合國南南合作網示范基地、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相關領導,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的教師代表,以及來自巴拉圭、埃及、毛里求斯、泰國、南蘇丹及格林納達等6個發展中國家的29名學員共同參加開班儀式。
據了解,福建憑借區域內完善的制造業基礎和先進的技術研發能力,已成為全國知名的汽車制造和出口基地之一。當前,福建汽車產業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浪潮的推動下,正在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在國內外市場上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
本次培訓為期21天。培訓課程理論與實踐并重,前瞻性與實用性兼備,依托福建汽車工業的豐富資源,涵蓋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術、智能網聯先進傳感器技術、汽車沖壓、焊接制造工藝實踐等一系列汽車運用與維修領域的理論精髓與實操技能。同時,培訓班還將帶領學員前往中國汽車之都重慶實地考察,在當地知名汽車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參觀并實習,與一線從業人員深入交流,近距離觀察汽車產業最新動態,學習先進經驗。在專業技術課程之外,培訓班還安排了中國國情介紹、傳統文化體驗等內容,讓各國學員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
據介紹,開展援外人力資源培訓是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的重要行動,是中國政府積極深化南南合作,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培訓班作為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合作與人文交流的有效媒介,旨在促進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的國際轉移和成功經驗的廣泛分享,提升參訓國家在汽車產業領域的專業能力,增強各國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為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記者 鄭琦 通訊員 曹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