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兩個案例入選江蘇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示范案例
2025-02-24
來自:速新聞
近日,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印發《江蘇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建設第三批示范案例》,遴選出35個示范案例,宿遷市交通運輸局推薦的《宿遷發揮港口樞紐功能,打造“前港后產”臨港經濟新格局》《宿遷探索“引聚帶”支部工作法,推動貨車司機群體黨建提質增效》兩個案例成功入選。
構建“前港后產”臨港經濟新格局
2024年以來,宿遷市交通運輸部門一體化推動水運事業發展,全力推進航道網、物流網、產業網“三網合一”,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宿遷”,初步構建了內暢外聯、暢通高效的水運發展格局。宿遷港致力打造宿遷對外開放窗口、產業集聚高地、“公鐵水”聯運樞紐和產城融合試點,打造推廣“前港后產”臨港經濟新格局。
創新推進“三規合一”。加快推進宿遷港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同步編制《宿遷臨港產業發展規劃》《宿遷港航陸域產業空間布局規劃》,形成“三規合一”。明確臨港產業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提出“443”臨港產業新體系和“10+1”重點臨港產業園區。創新水運服務“門到門”,創新性地開辟了短支航道新課題研究,規劃了張圩干渠等短支航道,一端溝通省干線航道京杭運河,一端直通企業,解決臨港(園區)產業“最后一公里”水運直達需求。
聚焦水運建設,提升港航服務質效。加快推進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宿連航道規劃建設,進一步推動宿遷市港口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集裝箱運輸水運跨越發展,2024年宿遷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達28.6萬標箱。宿遷港依托1個集裝箱泊位建設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已實現內河集裝箱屬地報關,拓展港口服務能力。
突出構建港口集疏運體系。實施重點港區鐵路專用線、短支線航道等工程構建功能完備的港區集疏運體系。加快推進運河宿遷港鐵路專用線建設運營,依托宿遷港中心港區中心作業區打造“公鐵水”聯運樞紐。同時培育壯大本地骨干物流企業,引進大型物流企業,全市已建成運河宿遷港智慧物流園、江蘇通湖物流園等7座綜合性物流園。
打造樞紐節點,推動臨港經濟發展。宿遷港功能不斷完備,具備直接辦理進出口貨物申報、查驗和繳稅等功能,開通宿遷至上海等8條內外貿集裝箱航線,區域性內河水運樞紐逐步形成。全市臨港產業園區逐步形成了高端紡織、新材料、裝備制造、綠色建材等特色優勢產業。及時調整臨港產業布局規劃,打造前港后園臨港生態圈,為宿遷港服務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探索“引聚帶”支部工作法,推動貨車司機群體黨建提質增效
自貨車司機群體黨建工作開展以來,宿遷市交通運輸局在實踐中探索出“引聚帶”支部工作法、“一方引導、兩地培養、三類公示”黨員司機發展辦法、“一站集成、一門通辦”線下黨群服務中心(政務服務站)建設、“卡友e家”線上服務平臺、“關愛基金”等解決問題的有效路徑,推動貨車司機群體黨建工作走深走實。
破解司機興趣“淡”的問題,探索建立“1+7”訴求收集辦理反饋機制,形成“貨車司機—黨員司機—功能型黨支部—行業黨委”的訴求表達機制,在貨車司機黨群服務中心建立法律服務站,組建“法律援助團”,借助宿遷市總工會“職工維權直通車”平臺,實現貨車司機與專業律師面對面溝通咨詢,并提供法律文書代寫和矛盾糾紛化解等服務。同時完善“卡友e家”線上功能,嵌入“交通運輸公職律師在線服務”欄目。依托大型車輛檢測站設立貨車司機政務服務站,將證照年審、違章處理、車輛過戶等涉及交通、公安部門的政務服務集中下沉、集成辦理,實現“一門通辦”。聯合市慈善總會建立“關愛基金”,累計發放13.4萬元,幫扶救助35名困難司機。
聚焦破解組織生活“虛”的問題,建強線上網絡陣地,率先研發“卡友e家”貨車司機黨建線上云平臺,并被推廣至全省貨車司機使用。豐富線下活動形式,結合清明、五一、端午、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組織黨員集中開展上黨課、過政治生日等主題黨日活動。發揮機關黨建優勢,建立機關黨支部與網格化黨支部聯建聯促清單,凝聚黨建共建合力。截至目前,開展線上活動500余次,線下活動200余次,網格化黨支部凝聚力不斷增強。
聚焦破解作用發揮“難”的問題,發揮行業黨委統籌抓總作用,組織開展培訓班、交流會,提升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帶隊伍能力。支部帶黨員,強化教育管理,推動“一盤沙”向“一盤棋”轉變。探索“一方引導、兩地培養、三類公示”為主要內容的貨車司機黨員發展辦法,解決貨車司機入黨難的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8名貨車司機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累計評出113名五星級貨車司機。(鐘浩然 莊行遠 曹星宇)
?